摘要:西烏珠穆沁旗地區(qū)下二疊統(tǒng)壽山溝組泥巖為大興安嶺中南段發(fā)育的較好烴源巖.通過對壽山溝組泥巖中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壽山溝組的物源、構造背景及其風化作用.巖石樣品ICV值分布于1.15~1.57,平均值為1.33,認為樣品基本未受到二次成巖作用影響.通過A-CN-K三角圖判斷壽山溝組泥巖受到一定的鉀交代作用,經過校正得到CIAcorr值為54.28~70.06,平均值為65.33,表明物源區(qū)經歷了初等—中等的化學風化作用.通過主量-微量元素多變量物源區(qū)環(huán)境分析,認為壽山溝組泥質沉積物主要來源于長英質物源區(qū),且混有少量鐵鎂質火山巖源區(qū)物質,其構造背景為大陸島弧.綜合分析認為,大興安嶺中南段下二疊統(tǒng)壽山溝組泥巖的沉積特征歸因于古亞洲洋二疊紀初期洋殼的俯沖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