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碎片化閱讀是數字化時代閱讀的一個顯性特征,且成為趨勢,而表現此一特點的新媒體寫作也要因應這一特征。我們發(fā)現古代的“辭約旨豐”寫作理論恰恰契合新媒體的寫作。以當代微博體為個案,可以找到與劉大拋《論文偶記》“貴簡”理論的一一對應關系。而劉氏的“貴簡”寫作意趣正來自于《文心雕龍》的“辭約而旨豐”理論。數字化時代的創(chuàng)意寫作完全可以在繼承古作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法學研究、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現當代文學研究、終身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研究等。于199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