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疼痛這一概念除了指與肢體損傷有關(guān)的肉體疼痛,還包括了感覺、情感、認知和社會成分的痛苦體驗,即心理疼痛和社會疼痛,以及基于這些疼痛所產(chǎn)生的疼痛恐懼。疼痛會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頑固記憶,藝術(shù)家的疼痛記憶會深切影響其創(chuàng)作取材及訴求。到目前,馮小剛的電影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甲方乙方》《非誠勿擾》《非誠勿擾2》《私人訂制》等為代表的典型的馮氏賀歲喜劇片;另一類是以《1942》《集結(jié)號》《芳華》等為代表的非賀歲喜劇片。第一類影片,是馮小剛對市場的尊重和迎合,以求取得票房成績,獲得在電影界的話語權(quán)。馮小剛拍第二類影片的最深層的心理動機,來自他成長和奮斗過程中的疼痛記憶,這些疼痛記憶,驅(qū)使他關(guān)注底層小人物,體諒和同情底層小人物的生存處境和訴求,而無法超越自身的疼痛恐懼,也影響到了馮小剛電影的格局。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