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雨后初晴的早晨,走在被雨水沖刷一新的步道上,心情格外美麗。葉兒綠了,花兒艷了,連蝸牛都不知從哪里鉆了出來。因為平時很少能見到鉆出殼的蝸牛,我便蹲下仔細觀察起來。它趴在那里,探出頭部,伸著觸角,好像在動,又好像沒動。或許是身上有黏液的緣故,它的身后留下一串清晰的'足跡',似乎在昭示它的功勛。是啊,對于蝸牛來說,那大約5厘米的'足跡'或許真是值得炫耀的功績。我不知道走出這樣一段距離耗費了它多長時間,但就我觀察的那刻來看,它用柔軟的身體馱著堅硬的殼慢慢蠕動,走出了不到自己身體長度三分之一的距離?;蛟S,對于蝸牛來說,走出自己身體的距離,本身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科學之友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shù)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shù)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nèi)容涉及的欄目:傳承、專題、自然傳奇、人物經(jīng)緯、企業(yè)風采、綠色氧吧、智享生活、舌尖食話、卷首語、大城小事、妙論、小科說寶、心靈驛站、悠樂旅堂、科學幻想、科學釋疑、智玩科技、山西藥茶、走近院士等等。于1980年經(jīng)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