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塊是流利語言輸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習者在學術寫作中達到本族語者的流利程度以及在特定話語社團中建立成員身份。借助語料庫軟件,以中國學生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中的四詞詞塊為研究對象,依據(jù)前人有關詞塊的結構及功能分類,探討了中國學生詞塊使用的總體情況和歷時變化。研究表明:中國學生總體上越來越注重詞塊的使用,但依然過度依賴某些詞塊甚至誤用個別詞塊;從詞塊結構分類來看,學術寫作中的詞塊更偏短語化。中國學生對“先行詞it+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片段”結構的詞塊使用不足,但有一個良好的歷時變化,即避免了過多使用“具有學科特色的詞塊”;從詞塊功能分類來看,中國學生均大量使用“研究主導的詞塊”,相應造成對“文本主導的詞塊”和“參與者主導的詞塊”使用的匱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