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運用架構理論與概念隱喻理論對2016年《經濟學人》中國專欄的124篇報道進行了架構隱喻分析。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2016年《經濟學人》中國專欄報道中,主要包括11個方面,均含有豐富的架構隱喻,其中經貿方面的報道中架構隱喻種類居首,包含旅程、疾病、口號、舞臺等16種。通過對經貿方面的架構隱喻分析,本文發(fā)現(xiàn),經濟學人對中國經濟報道的主基調是經濟唱衰。《經濟學人》對中國經濟的評價包括諷刺性評價、消極性評價和肯定性評價,在諷刺性評價上,"喊口號"架構體現(xiàn)了外媒對"供給側改革"持有偏見;在消極性評價上,落魄架構、創(chuàng)傷架構、震蕩架構和難以誘惑架構反映了媒體對中國經濟的消極態(tài)度;減速架構、停滯架構、苦苦掙扎架構、更糟糕架構和不可持續(xù)架構凸顯了外媒對中國經濟的唱衰態(tài)度;《經濟學人》中國專欄的報道中,并非只有消極類評價,也包含肯定性評價,爛攤子架構和恐怖架構體現(xiàn)了英媒對溫州人的勇氣及溫州經濟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外語研究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語言學研究、專欄:死亡話語研究、外語教學研究、翻譯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