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中美媒體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報道中介入資源的分布情況,發(fā)現中美都更多地調用了"對話性擴展"資源,表明雙方都愿意在表達自己立場態(tài)度的同時,愿意為不同的觀點預留對話空間。在"對話性擴展"資源中,兩國媒體都傾向于使用情態(tài)動詞,中方媒體主要表達對"一帶一路"未來的良好愿望,而美方媒體則不看好其發(fā)展。在"歸屬"資源中,中方更多引用領導人的話語,而美方則更多引用普通人的話語,其目的都是限制對話性。在"對話性壓縮"資源中,中方媒體往往直接否定反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觀點,而美方媒體則更傾向于使用"反預期"資源質疑"一帶一路"倡議。至于"宣告"資源,中方媒體更多使用"宣布"資源直接介入命題,而美方則經常調用"認可"資源來認同某些權威觀點,并以此降低對話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外語研究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語言學研究、專欄:死亡話語研究、外語教學研究、翻譯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