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新安江流域溫州光唇魚(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的群體遺傳變異規(guī)律,本研究采集6個不同地理群體共170個體,采用線粒體基因組細胞色素b(mtDNACytb)測序方法,研究群體遺傳結構以及群體變化的歷史動態(tài)。研究顯示,溫州光唇魚不同地理群體間的遺傳多樣性差異較大,整體遺傳多樣性水平較低。群體間檢測到了不同程度的遺傳分化,但由于分化時間較短(上新世晚期),分子遺傳變異主要來自于群體內。溫州光唇魚約于335萬年前發(fā)生過群體擴張事件。群體擴張時,全球處于末次冰川時期的早期,群體的擴張并未受到低溫的影響,因此,推測新安江流域可能是潛在的冰期避難所。祖籍地重建分析結果表明,新安江流域溫州光唇魚起源于率水上游和練江上游,經過一系列的群體擴散–隔絕–分化事件,形成現(xiàn)今的分布。原種的鑒定為新安江流域光唇魚群體保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漁業(yè)科學進展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綜論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