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人合一”已經(jīng)成為了華夏文明的標簽,但其內涵卻言人人殊。儒家哲學是天道與人道的會通,“圣人”是“天人合德”的典范。孟子稱孔子為“圣之時者”,是贊美孔子體現(xiàn)了儒家至德“中庸”之“時中”?!笆ァ奔础巴ā?,“時中”必然基于“主體一本體”之自通。儒家的“天道”表現(xiàn)為“天時”,“人道”之心性本體也具有內在的時間意識。“圣之時者”提供了“天人合一”在“時”中證成的可能性。“時”的內涵與情感、藝術、體知等都有關系,體現(xiàn)了儒學的獨特價值,是一種整全的認知方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美育”專題、“三星堆”研究專題、當代文化熱點、學人研究、中國文學文化、中國歷史文化、中國典籍翻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于1993年經(jīng)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guī)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