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麥葉銹病是小麥生產(chǎn)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種是最經(jīng)濟、有效和環(huán)保的方法。本研究用19個不同毒力的葉銹菌小種苗期接種70份國外引進小麥品種(系)及36個已知抗葉銹病基因的載體品種進行抗性鑒定,同時在2016—2017年度分別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對70份國外引進品種進行田間抗葉銹性鑒定。為進一步檢測材料中所攜帶的苗期和成株抗葉銹病基因,利用12個與已知基因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進行檢測,綜合基因推導(dǎo)、系譜分析和分子標記檢測的結(jié)果,在33份材料中鑒定出15個抗葉銹病基因,包括Lr1、Lr2a、Lr26、Lr3ka、Lr11、Lr17、Lr30、Lr10、Lr14a、Lr2b、Lr13、Lr15、Lr21、Lr44和Lr45,田間鑒定篩選出39份品種表現(xiàn)慢銹性。苗期和田間表現(xiàn)表明,國外品種中含有豐富的對我國葉銹菌小種有效的苗期和成株期抗葉銹病基因,可作為小麥抗葉銹病抗源在抗病育種中加以利用。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