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聯(lián)系《國際漢學·輯刊》雜志?
來源:優(yōu)發(fā)表網整理 2024-11-21 19:02:25 335人看過
《國際漢學·輯刊》雜志社聯(lián)系地址:鄭州市開元路16號。
雜志基本信息介紹
主編:張西平
出版地區(qū):河南
雜志創(chuàng)刊于1996年,主要獲得過的榮譽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國際漢學·輯刊》雜志文章特色介紹:
<一>作者對所投稿件文責自負,本刊不負連帶責任。若有抄襲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稿件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二>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三>文后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研究方向,職務,職稱)及電話和E-mail。
<四>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xiàn)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五>摘要應排除本學科領域中常識性內容,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容不宜寫入摘要;不對論文的內容作自我評價;不要簡單重復題目中已有的信息;不出現(xiàn)數學公式、化學結構式、插圖和表格,不引入參考文獻序號。
<六>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guī)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七>作者需保證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科學性和知識性,不得抄襲、剽竊,切勿一稿多投。
<八>各級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左頂格編排,二、三級標題編號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例如“1”、“1.1”、“1.1.1”。
<九>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xiàn)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十>列出至少5個中、英文關鍵詞。中文關鍵詞放在中文摘要后,英文關鍵詞放在英文摘要后,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