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6:02:14
序論:在您撰寫海綿城市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城市內澇災害頻繁發(fā)生,一到夏季各個城市紛紛“看海”。依賴大規(guī)?;A設施和管網建設的傳統(tǒng)雨水外排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城市雨洪管理的要求。當前城市建設破壞了水的自然循環(huán)與流動,“水”、“綠”分離,雨水沒有滋潤城市綠地,直接排瀉進河湖水系,既污染了水系又帶來洪澇。要解決當前問題,應該充分利用城市上下游低洼地,使城市水系發(fā)揮巨大的海綿作用。
傳統(tǒng)城市建設模式,以硬化路面為主。遇到強降水,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排水系統(tǒng)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guī)劃設計理念。整座城市如同在地表上覆蓋了一層“硬殼”。 而“海綿城市”,就是將城市的蓄水、排水系統(tǒng)比喻成海綿,遇到降水時,城市能夠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jié)水循環(huán);而在干旱缺水時,可以將儲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皳p有余而補不足”,讓城市將本就珍貴的水資源運用得更加平衡。
二、“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精神(其間“海綿城市”得到了大力倡導),2014年2月,《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城市建設司2014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澇水平,大力推行低影響開發(fā)建設模式,加快研究建設海綿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同年11月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全面展開,并遴選出第一批共16個試點城市。一時間,“海綿城市”這一概念進入了廣大城市決策者的視野。顧名思義,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敖ㄔO海綿城市,首先要扭轉觀念。”專家稱:“如果將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qū)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也就是說,‘海綿城市’有望將原來大量排至管渠末端的水提前通過吸收、存蓄、滲透等環(huán)節(jié)消化掉,成為破解‘逢雨必澇’的有效途徑,而不是靠修大的排水管?!薄昂>d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確提出,代表著生態(tài)雨洪管理的思想和技術將從學界走向管理層面,并在實踐中得到更有力的推行。
三、海綿城市之我見
在我看來,“海綿城市”的理念不應拘囿于此。它為在不同尺度上綜合解決中國城市中突出的水問題及相關環(huán)境問題開啟了新的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態(tài)防洪、水質凈化、地下水補給、棕地修復、生物棲息地的營造、公園綠地營造及城市微氣候調節(jié)等。因此,我們需要對“海綿城市”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則“海綿城市”建設將很快淪為中央職能部門的權力尋租機會、地方政府新的GDP增長點、各類工程公司謀取暴利的借口,甚或將會開啟新一輪諸如河道整治、挖湖堆山之類的“破壞性建設”?!昂>d城市”的哲學恰恰是對簡單、粗暴的工程思維的反叛。這種反叛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完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價值觀,而非功利主義的、片面的價值觀
稍加觀察就不難發(fā)現,人們對待雨水的態(tài)度實際上是非常功利、非常自私的。磚瓦場的窯工,天天祈禱明天是個大晴天;而久旱之后的農人,則天天到龍王廟里燒香,祈求天降甘霖,城里人卻又把農夫的甘霖當禍害。同類之間尚且如此,對諸如青蛙之類的其他物種,就更無關懷和體諒可言了?!昂>d”的哲學是包容,對這種以人類個體利益為中心的雨水價值觀提出了挑戰(zhàn),它宣告:天賜雨水都是有其價值的,不僅對某個人或某個物種有價值,對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而言都具有天然的價值。
2.就地解決水問題,而非將其轉嫁給異地
把災害轉嫁給異地,是幾乎一切現代水利工程的起點和終點,諸如防洪大堤和異地調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對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禍害轉嫁給無辜的弱勢地區(qū)和群體?!昂>d”的哲學是就地調節(jié)旱澇,而非轉嫁異地。中國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將水作為財富,就地蓄留―無論是來自屋頂的雨水,還是來自山坡的徑流―因此有了農家天井中的蓄水缸和遍布中國廣大土地的陂塘系統(tǒng)。這種“海綿”景觀既是古代先民適應旱澇的智慧,更是地緣社會及鄰里關系和諧共生的體現,是幾千年來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經驗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
3.分散式的民間工程,而非集中式的集權工程
中國常規(guī)的水利工程往往是集國家或集體意志辦大事的體現。從大禹治水到長江大壩,無不體現著這種國家意志之上的工程觀。這也是中國數千年集權社會制度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些情況下這是有必要的,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對自然水過程的因勢利導中所體現出的哲學和工程智慧,使這一工程得以延用至今,福澤整個川西平原。但集中式大工程,如大壩蓄水、跨流域調水、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堤、城市的集中排澇管道等,失敗的案例多而又多。從當代的生態(tài)價值觀來看,與自然過程相對抗的集中式工程并不明智,也往往不可持續(xù)。而民間的分散式或民主式的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更好的可持續(xù)性。中國廣袤大地上古老的民間微型水利工程,如陂塘和水堰,至今仍充滿活力,受到鄉(xiāng)民的悉心呵護。非常遺憾的是,這些千百年來滋養(yǎng)中國農業(yè)文明的民間水利遺產,在當代卻遭到強勢的國家水利工程的摧毀?!昂>d”的哲學是分散,由千萬個細小的單元細胞構成一個完整的功能體,將外部力量分解吸納,消化為無。因此,我們呼吁珍惜和呵護民間水利遺產,提倡民主的、分散的微型水利工程。這些分散的民間水工設施不僅不會對自然水過程和水格局造成破壞,還構筑了能滿足人類生存與發(fā)展所需的偉大的國土生態(tài)海綿系統(tǒng)。
4.慢下來而非快起來,滯蓄而非排泄
將洪水、雨水快速排掉,是當代排洪排澇工程的基本信條。所以三面光的河道截面被認為是最高效的,所以裁彎取直被認為是最科學的,所以河床上的樹木和灌草必須清除以減少水流阻力也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這種以“快”為標準的水利工程罔顧水文過程的系統(tǒng)性和水文系統(tǒng)主導因子的完全價值,以至于將洪水的破壞力加強、加速,將上游的災害轉嫁給下游;將水與其他生物分離,將水與土地分離,將地表水與地下水分離,將水與人和城市分離;使地下水得不到補充,土地得不到滋養(yǎng),生物棲息地消失?!昂>d”的哲學是將水流慢下來,讓它變得心平氣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讓它有機會下滲,滋養(yǎng)生命萬物;讓它有時間凈化自身,更讓它有機會服務人類。
5.彈性應對,而非剛性對抗
2015年4月,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財政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而第二批14個試點城市今年4月才確定。一方面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時間較晚,大部分項目還在建設中;另一方面建成的項目規(guī)模不大,對解決城市整體的內澇還發(fā)揮不了關鍵性作用。因此,今年部分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出現內澇,恰恰說明海綿城市建設的步伐必須加快。
近年來,我國城市的內澇問題似乎成了一種“頑癥”,不僅困擾城市的未來發(fā)展,而且已成為政府亟待破解的民生大問題。造成城市內澇的主要原因有:城市擴張使原來具有自然蓄水功能的河流、洼地、湖泊、水塘等被填埋,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有的滲水、排水機制被打破;城市自身的“熱島效應”,增加了產生局部暴雨的可能性;城市地面的硬化,使得徑流系數提高,導致內澇風險增大,等等。
如何“對癥下藥”是醫(yī)治城市內澇的關鍵。從今年鶴壁、北京、三亞等城市遭遇暴雨時的海綿化建設區(qū)域的“點面對比”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7月8日起,首批海綿城市試點鶴壁市連下兩場暴雨,但在改造后的桃園公園及淇水大道等路段,由于鋪設了透水材料,建設了下凹式綠地、蓄水模塊等,雨水迅速下滲,幾乎看不到暴雨肆虐的痕跡,而未經過海綿化改造的主城區(qū)部分路段積水嚴重。7月19―21日,北京遭遇暴雨,降雨量超過了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但城區(qū)基本沒有“7?21”時的“看海”狀況。究其原因,就是北京市在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地下管網和排水設施建設方面初見成效。7月27日,第3號臺風“銀河”從三亞市過境,雨勢頗大。但是,在三亞主干道鳳凰路,一些地勢較低、以前極易積水的路段,卻并沒有像往年那樣出現積水,主要原因是三亞運用“海綿技術”對鳳凰路進行了改造。
關鍵詞:海綿城市;海綿改造工程;控制措施;造價控制
1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前期造價控制必要性
海綿城市就字面含義來說,表示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降雨過程中收集雨水,或者是凈化與滲透雨水,有效填補地下水短缺問題,對城市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在遇到長時間干旱過程中,進而確保城市對水資源需求。近幾年,我國部分城市在長時間強降雨天氣中出現洪澇災害,例如陜西省榆林市在2017年由于頻繁降雨,進而城市出現洪澇災害,同時造成交通道路中斷,城市交通受到影響,部分房屋被淹,民眾遭受嚴重經濟損失,甚至還導致人員失蹤。所以,對城市雨水系統(tǒng)進行改造,滿足城市改造工程對前期造價管理規(guī)定,探究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造價控制關鍵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按照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施工進度做出針對調整,有助于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順利開展。工程造價控制屬于要求較高工作,尤其是專業(yè)、技術與國家政策層面上,控制效果對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投資效果與社會效益具有顯著影響。做好工程造價控制工作,能夠有效節(jié)約投資成本,并且還能夠有效實現海綿城市改造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具有良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工程造價控制工程體現在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同時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因此,工程造價在海面城市改造工程各階段所呈現的狀態(tài)不同,提高對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造價控制動態(tài)性,規(guī)避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施工與后期造價出現大幅度改動。和傳統(tǒng)造價控制模式相比較,對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造價控制關鍵因素進行研究,和實際情況更加吻合。所以,對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前期工程造價控制關鍵因素控制,對后期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造價控制具有關鍵作用。
2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因素
2.1海綿城市改造工程特殊性。與其他類型改造工程相比較,該改造工程在落實上必須與海綿城市特點相結合。除此之外,通過人工和自然的結合、生態(tài)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結合、地上和地下的結合,可以解決城市內澇問題,還可以解決水體黑臭的問題,還可以調節(jié)微氣候、改善水生態(tài)等等。因此,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建設不是一個單純的目標,而是一個綜合的目標,是城市發(fā)展理念和建設方式的轉型。2.2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控制性。施工控制屬于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控制主要影響因素。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在施工內,高品質施工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改造工程施工成本,整體控制水平,直接影響工程造價。要是控制水平過低,改造工程成本也會增加,造成工程造價表現出各種各樣問題。2.3海綿城市改造工程信息性。海綿城市改造工程中,信息具有顯著影響。當前,改造工程造價結構十分繁瑣,市場內材料工具等相關信息呈現出隨時變化,難以獲得第一手相關信息。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施工內,改造工程信息也會出現轉變,這些因素都會對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造價造成影響。
3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前期造價控制的措施
3.1投資決策階段造價控制措施。3.1.1做好市場調查研究,確定建設規(guī)模。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投資存在投資風險。要是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前期決策階段并未做到市場調查研究,過于關注大規(guī)模與大效益,非常容易造成資金難以到位,管理與技術跟不上,最終海綿城市改造工程投資效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所以,合理確定海綿城市改造工程規(guī)模為前期造價控制關鍵內容,想要做好該項工作,前提為做好市場研究。3.1.2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做好方案優(yōu)化。真正實現工程前期造價控制,在做完市場調查研究之后,還需要結合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實際情況,在符合其生產要求與使用功能情況下,遵循效益至上準則,有效將經濟與技術相互結合,對比多種投資方案,最大程度追求經濟與技術相互結合,應用先進技術下經濟合理,將前期造價理念滲透到投資決策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3.2規(guī)劃設計階段造價控制措施。3.2.1立項環(huán)節(jié)成本控制對策。在海綿城市改造工程中,只有在立項環(huán)節(jié)做好準確的分析以及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進而才能為接下來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以及設計環(huán)節(jié)進行更加順利的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了解到建設單位為了能夠實現策劃上的優(yōu)化,專門通過了優(yōu)秀的設計公司進行策劃報告的設計,通過聘請專家的方式可以幫助企業(yè)對于海綿改造工程的改造提升良好的意見以及建議。為此,針對于專家對于公司在海綿城市改造中學二項目之外,企業(yè)在立項環(huán)節(jié)為了能夠更好地項目成本的控制以及為了能夠對整個項目進行更好地管理,為此,企業(yè)應該對目前海綿城市的市場狀況進行了解,可以通過相應的市場調查的方式對于目前的的概況以及市場行情進行了解,進而才能在立項環(huán)節(jié)做出準確的成本方案。為此,企業(yè)通過對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市場行情以及對于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和收入層次進行準確的調查以及了解,進而對立項環(huán)節(jié)整體的策劃大綱做出最終的定案,進而通過準確的市場調查結合專家的意見進行策劃報告的制定,可以在成本計算的結果上更加的科學以及準確性。通過在立項環(huán)節(jié)使得整個策劃更具有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進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海綿城市項目的市場接受率,進而可以有效地提升項目改造的成功率,降低了整個項目的投資風險。除此之外,企業(yè)在進行海綿城市改造過程中為了提升立項環(huán)節(jié)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準確性。為此,企業(yè)可以通過按照“目標控制”的原則。通過對市場目標進行準確地定位,通過結合目前海綿城市的市場情況并且與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以及公司的公司的資金狀況,進而提前預測關于預測售價以及目標利潤。通過根據自身項目改造的特點進而進行目標成本的制定,進行成本的合理估算,進而有助于進行立項環(huán)節(jié)成本的控制。3.2.2項目設計環(huán)節(jié)成本控制對策。通過上一章對于企業(yè)在海綿城市項目改造過程中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我們發(fā)現公司由于采取轉讓設計公司進行海綿城市的整體設計這種方式,進而使得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沒有實現有效的控制。但是設計公司具有較強的專業(yè)素質和豐富經驗,高成本的設計周全的考慮了后期項目的建設和改造環(huán)節(jié),大大節(jié)約了后道工序的成本。為此,公司可以通過采取聘請外部設計公司的方式,但是需要與設計公司在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環(huán)節(jié)進行說明,要與設計公司協商關于工程的成本控制,通過在成本控制上達成一致,進而提升設計公司的成本控制意識,對于設計公司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進而可以有效地在設計環(huán)節(jié)實現了成本的控制。為此,企業(yè)在進行海綿城市項目的設計環(huán)節(jié),通過采取限額設計的方式,進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在設計環(huán)節(jié)進行成本的控制。所謂限額設計就是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時各專業(yè)在保證達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控制設計,嚴格控制不合理變更,保證總投資限額不被突破。通過執(zhí)行限額設計的策略,進而與設計公司在海綿城市項目設計的標準以及設計的規(guī)模上進行一定的限制以及進行費用的控制,進而可以加強企業(yè)對于整體工程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3.2.3施工環(huán)節(jié)成本控制對策。對于整個海綿城市改造過程中,施工環(huán)節(jié)無疑是重中之重,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以及效率直接會關系到整體的海綿城市開放是否可以按照計劃順利地完成。同樣的道理,進行施工環(huán)節(jié)成本的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為此,企業(y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控制。首先是針對于采購環(huán)節(jié)來說,采購環(huán)節(jié)企業(yè)需要選擇合適的以及優(yōu)秀的材料供應商,同時要選擇優(yōu)質、可靠的施工單位。通過準確的選擇材料供應商以及施工單位進而可以幫助企業(yè)在施工建設環(huán)節(jié)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在施工環(huán)節(jié)也要注重施工圖紙方面的管理,要加強對于施工圖紙交底會審工作的重視力度,進而可以有效地減少工程的變化情況。在進行施工圖紙的會審之后,進行圖紙的最終確定。之后企業(yè)需要針對整個海綿城市改造的意圖以及設計的標準、內容等方面進行準確地分析。最后,在施工環(huán)節(jié)為了能夠有效進行工程造價的控制,可以通過聘請一些外部的審計公司來對企業(yè)在海綿城市改造過程中的工程造價進行有效地控制。最終通過工程部、預算部以及外部的審計公司通過協商制定出最為合理的工程造價以及結算成本,進而可以大大降低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成本費用。
關鍵詞:海綿技術;屋頂綠化;植物配置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qū)的年降雨量、溫濕度等氣候條件差異極大,屋面綠化形式和采用的植物材料因此可能差別很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試驗,作出適當選擇。以北京為例,北京冬季溫度低、風沙大,氣候條件都不利于一些綠化植物的生長和存活;另外北京降水分布不均,可用水資源較少,無法提供大量灌溉用水。因此,形成節(jié)水型屋頂綠化模式是推進北京地區(qū)屋頂綠化的重要手段,而節(jié)水型屋頂綠化模式中,選擇適合北京地區(qū)特殊條件的抗逆、耐粗放管護的植物配置,研究合適的管護技術是關鍵因素。
1屋頂立地生長條件及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屋頂綠化因與地面綠化的環(huán)境條件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植物的選擇方面受到種種因素的限制。因此,屋頂綠化與地面綠化植物的選擇也不一致,對養(yǎng)護的要求也就不同。
1.1頂環(huán)境對植物生長的有利影響
屋頂地處位置較高,被其他建筑物遮擋的部分比較小,因此接受日照的時間較長并且日輻射量較多,能夠為植物的光合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夏季,屋頂上的溫度白天比地面溫度高3~5℃,晚上則低2~3℃,這種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植物內的有機物積累。
1.2屋頂環(huán)境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
屋頂綠化由于荷載原因,種植用土要質輕且薄,而且屋頂的風力比地面要大得多,植物相對來說更容易失水;種植基質層較薄,再加上植物的根系淺,相對于地面植物來說易倒伏,對植物種類的選擇造成很大限制,體大且量重的喬木及深根性植物須慎重應用。種植基質層薄也使其易受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水分容量少導致易干燥、蒸發(fā)快,并且植物因與地面土壤隔離,不能夠吸收水分,需要選用耐旱節(jié)水的植物種類,否則就必須有專門的屋頂綠化灌溉設施進行全方位的均衡灌溉,才能保證植物良好生長。
2屋頂綠化植物種植結構層的選擇
屋頂綠化是指在各類建筑物的頂端或露臺處進行人工造園,在園內種植花草樹木等,由于建筑物高低不齊,為了給人整體美感和層次感需要進行層次化設計,不僅能極大地提升城市綠化面積,還可以為植物提供一個合理的環(huán)境。
(1)除有些植物需要大量的水,而有些植物不需要太多水,因此需要進行防水設計,另外對于植物基質的選用需要給予高度重視。一般隋況下,基質是由種植土、肥料、草灰等各類物質按照某種比例混合而成,其中肥料可包含動物糞便或人工合成化肥,可為植物提供必要的腐植酸?;|中還需要包含可預防植物爛根并促使其大量吸收鈣、鎂等微量元素的物質,如膨脹珍珠巖。現階段,市場上推出了一類保綠素,這類物質對植物產生了很多積極的意義,能有效預防植物枯萎并提高植物鮮亮度。
(2)大部分的區(qū)域都為全日照、太陽輻射強、風大,加上北京地區(qū)夏季氣溫高,濕度比南方低很多,夏季時,屋頂溫度一般較高,種植層保濕的能力比較差;而冬季北京地區(qū)氣溫低,空氣干燥,導致保濕性和保溫性都較差。為此,屋頂綠化植物的選擇可偏向抗逆性較強的植物,尤其是抗旱性和抗寒性都較強的植物。為了方便植物的種植、運輸及后期養(yǎng)護,結合屋頂特殊的環(huán)境,可選用體型較小的喬木或草本科植物。
3節(jié)水灌溉技術
北京地區(qū)天然降雨量小而集中,大多數時間種植基質層很容易干燥。雖然選用的植物自身一般都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沒有一種植物能夠在干燥的土壤中長期生存,此時常常需要一定的灌溉。北京市的屋頂綠化項目在后期養(yǎng)護方面目前主要的灌溉方式是人工澆灌,采用節(jié)水灌溉技術的大約僅占26%。從以上可以看出節(jié)水灌溉技術與灌溉系統(tǒng)不受重視,不同的屋頂綠化可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對于簡單式屋頂綠化選用的植被都具有較強的抗旱性,規(guī)律的灌溉不僅浪費大量的水,而且效果不佳。采用滴灌的方法比較合適,這種方式水的利用率十分高。針對花園式屋頂的綠化,由于種植的植物多為花草,且受植物高度、種植密度的影響,一般不采用傳統(tǒng)的灌溉方法,可應用噴灌方式。另外,對于那些復雜且面積比較大的屋頂可結合多種灌溉方法,主要是為了節(jié)約水資源并充分發(fā)揮水資源的作用,雨水、可再生水源等也可以作為灌溉用水源,只有這樣才能在水資源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積極建設屋頂綠化工程。屋頂綠化項目可行性有較為直接的影響。節(jié)水灌溉技術可以在滿足植物生長的前提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可以減少肥料中有機物在灌溉過程中的流失量,減少屋面被污染的幾率。屋頂綠化的后期養(yǎng)護中適宜選用滴灌、微噴或滲灌等灌溉系統(tǒng)。
3.1滴灌
滴灌能把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附近,并通過滴頭使水慢慢滴出,保證水分能夠有效率地到達根部并且被利用,使植物根部處于良好的生長條件,而同時由于遠離根部的土壤保持干燥,也就很有效地降低土壤板結的幾率。
滴灌的優(yōu)點是能夠經濟用水,損失量少,自動化的程度高,能耗少;缺點是由于滴頭的口徑小,出水速度慢,因此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
3.2噴灌
針對花草或高溫季節(jié)時,噴灌是一種有效降低植物表面溫度、緩解植物干旱的重要方法。噴灌的水源可以包含很多如池塘的水、湖泊的水等,一般情況下,屋頂綠化養(yǎng)護多采用民用水。不同的環(huán)境需要采用不同的噴灌方法,為了控制土體肥力、保持土體良好通氣性能、控制土壤內水分含量,可采用淺灌的方法。噴灌有很多的優(yōu)點如可使植被充分吸收土體表層的養(yǎng)分、降低干旱的環(huán)境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降低植物根部發(fā)育破壞防水層等,且噴灌可以有效清除植物葉莖上的灰塵,有利于植物進行呼吸和光合作用。
關鍵詞石榴吹綿蚧;危害;防治;河南項城
中圖分類號S436.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192-02
石榴(Punica granatum)原名為安石榴,屬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姿優(yōu)美,枝葉秀麗,果實籽多飽滿,酸甜,營養(yǎng)豐富。花、葉、根、皮皆可入藥。石榴不擇土壤,抗旱耐瘠,易于種植。
項城市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居黃河沖積平原的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的中游,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qū),兼有南北之長,氣候溫暖適中,是石榴的適宜栽植地。近年來,石榴日益受到項城市人民的喜愛,被廣泛栽植在庭院、田間、地頭,或進行規(guī)?;N植。但石榴常易遭受多種病蟲害,不僅影響石榴樹體的正常生長,也降低石榴果實的產量與品質。經多年的調查發(fā)現,項城市境內為害石榴的害蟲以蚧殼蟲中的吹綿蚧較為常見。吹綿蚧,項城市俗稱棉花蟲、棉籽蟲、棉團蚧,學名吹綿蚧殼蟲(Icerya purchasi Maskell),屬同翅目(Homoptera)蚧總科,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蟲,原產澳大利亞,為害多種植物。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吹綿蚧蟲害發(fā)生,在項城市對石榴危害嚴重。現就其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以供栽植者日常管理參考。
1形態(tài)特征
雄成蟲體細長,長2~3 mm,蟲體腹部橘紅色,胸部黑色,前翅1對,后翅退化成匙形的平衡棒,能飛。觸角11節(jié),每節(jié)輪生長毛數根;腹部8節(jié),末節(jié)有瘤狀突起2個。
雌成蟲體為橢圓形,體長6~7 mm,體表橘紅色或暗紅色并有黑色短毛,無翅[1]。觸角11節(jié),腹部扁平,背面隆起,腹部周緣有銀白色蠟質和纖維狀蠟絲。蟲體層層包裹,故很難見其真面日。
雌若蟲3齡,雄若蟲2齡。初齡若蟲體紅色,2齡若蟲背面紅褐色,上覆蓋有草黃色粉狀蠟質,并散生有黑色毛。3齡若蟲體紅褐色,均屬雌性,體表布滿蠟粉和蠟絲。雄蟲第2次蛻皮即化蛹。
2危害特點
為害項城石榴的主要是吹綿蚧雌成蟲和兩性若蟲,常群集為害葉片、枝條和果實[2]。成蟲、若蟲以針狀口器刺入石榴的枝干、芽腋、嫩梢和葉片中吸取汁液,獲得營養(yǎng)和水分,致使被害植株生長不良,造成枝葉發(fā)黃、枝梢枯萎、皮層粗糙,嚴重時甚至整株枯萎而死亡。吹綿蚧成、若蟲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積在葉面,易誘發(fā)煤污病,致使石榴葉片污黑,提早脫落,樹勢衰退,很少開花、結果。
3發(fā)生規(guī)律
吹綿蚧繁殖能力強,1年能繁殖2~3代,在冬季多以若蟲存在,也有以成蟲和卵的形式在葉背及枝條、樹干上越冬的。第1代卵和若蟲盛期為5―6月,第2代為8―9月。1~2齡期的若蟲大多寄生在石榴葉片背面主脈附近,2齡期以后逐漸遷移分散于石榴枝干的陰面聚集危害,嚴重時可布滿整個枝條[3]。雌蟲一旦固定取食后便終身不再移動,并分泌蠟質,形成介殼。雄若蟲行動敏捷,經2次蛻皮后口器逐漸退化,不再危害,在樹皮的裂縫或樹干附近的草叢中化蛹。
4防治方法
吹綿蚧抗藥能力強,由于體外包著蠟殼、蠟絲、蠟粉等,一般藥劑較難透過蠟質層進入體內。因此,防治困難,一旦發(fā)生,不易清除干凈。在實際生產管理中,要根據吹綿蚧危害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宜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蟲害。
4.1加強檢疫
自然界中,蚧殼蟲活動范圍較小,其自身傳播擴散的能力有限。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fā)展、各地對園林綠化的重視,石榴果苗交換、調運頻繁,人為地遠距離傳播病蟲害的機會日益增多。因此,調運的石榴中禁止帶有危險性病蟲。若在引進的石榴苗木中發(fā)現附有吹綿蚧等害蟲,應立即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其加以消滅,數量大的可以用藥劑熏蒸;數量少時,可采取徹底刮除的辦法,保證引進的苗木不帶有吹綿蚧。
4.2人工防治
人工合理修剪、整枝、除害是治理吹綿蚧直接有效的辦法。夏季,將石榴樹生長過旺、枝葉郁閉的局部及時進行修剪,以促進枝間通風透光,減少濕度,使其不利于吹綿蚧的生長,達到控制繁殖的目的[4]。進入冬季,對植株進行整枝修剪,將吹綿蚧聚集密度高的枝條剪除,以降低越冬的蟲口密度。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發(fā)現有個別枝條或葉片有吹綿蚧,可用鋼絲刷或竹木片刮除。對于剪下的有蟲枝條,切勿亂扔,應集中燒毀。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抽發(fā)新梢,更新樹冠,恢復樹勢。
4.3藥劑防治
項城市吹綿蚧第1次若蟲孵化盛期集中在5月,這時可進行噴藥防治。因為此時大多數若蟲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蚧殼更未形成,對藥物敏感,防治省時、省力、效果好,是藥劑防治的有利時機??捎?0%氧化樂果1 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800~1 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任選一種藥劑防治。每隔7~10 d噴1次,噴霧時葉面、葉背及枝條應均勻噴到[5]。連噴2~3次,可控制吹綿蚧危害??稍趪姙r加入0.2%~0.5%洗衣粉增加粘著性。
需注意的是,藥劑防治要依樹齡與生長態(tài)勢合理調整用藥量。若連續(xù)性下雨及捕食性瓢蟲大量發(fā)生時應停止施藥。蜜蜂授粉期不要施藥,以免誤傷蜜蜂,影響授粉,降低坐果率。
4.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防治吹綿蚧,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辦法,如釋放澳洲瓢蟲、大紅瓢蟲等,可以有效控制吹綿蚧的危害,應加以合理地保護和利用。
5參考文獻
[1] 馮玉增,胡清坡.石榴[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
[2] 馮玉僧,張存立.石榴病蟲草害鑒別與無公害防治[M].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2009.
[3] 卿貴華.石榴病蟲害及防治原色圖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 章士美.中國農林昆蟲地理分布[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關鍵詞:瀝青路面;常見病害;裂縫;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want to keep for a long time good pavement performance, not only need the rigorous design specification,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we need to fundamentally attention to road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work, strictly control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mprove quality, make the asphalt pavement more widely applicatio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of asphalt pavement to discuss the common disea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of asphalt pavement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ideas.
Key words: the asphalt pavement; Common diseases;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瀝青路面常見病害
1、路面施工時常見病害
對原材料檢驗不嚴,對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夠,特別是礦粉和瀝青用量不準,使瀝青路面早期出現推擁、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施工機械設備陳舊、不配套,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計量、拌和均勻性、壓實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響。瀝青混合料加熱溫度過高,瀝青和礦料拌和時,瀝青便被礦料的高溫灼焦、瀝青老化,使路面強度不足,產生松散、坑槽等病害。碾壓溫度過高,造成溫度過高的原因有兩種情況:一是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的上限值;二是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雖然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但接近高限,如果運距較短,攤鋪碾壓叉很及時,就會使碾壓溫度超過規(guī)范高限。如果碾壓溫度過高,混合料就壓不實,就會出現推移,發(fā)生微裂。
2、基層施工時常見病害
基層是承擔面層傳遞的車輛荷載的主要承重層?;鶎拥膹姸燃胺€(wěn)定直接關系面層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鶎邮┕さ闹饕獑栴}:
基層、底基層、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凈。在鋪筑上一結構層前,若路面結構層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清除不干凈,在雨水作用下,浮層細料變軟被行車擠壓造成的高壓水流沖刷成漿,進而波及到瀝青面層表面。
基層松鋪系數(或基層標高)控制不嚴而導致的二次補加層,因二次補加層與下層基層無法緊密連接,自身厚度又較小,因而極易松散,進而引起瀝青層的網裂、松散、坑槽等破壞。部分基層壓實度不足的問題。在最大干密度確定的情況下,基層的壓實度與混合料中粗、細集料的比例特別是粗粒料的含量密切相關,當粗粒含量很大時,即使壓實度超過100%,并不表示該基層已經密實。因此,要適當增大碾壓噸位、增加碾壓遍數,確保層到規(guī)定壓實密度。
3、養(yǎng)護管理及其它原因產生的病害
1)養(yǎng)護不及時。瀝青路面在行車作用下出現小面積松散,個別坑槽后,未及時進行養(yǎng)護,特別是采用層鋪法施工的貫入式路面和表面處治,初期及時養(yǎng)護更為重要。
2)養(yǎng)護方法不當。有些養(yǎng)護人員,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上采取人工噴油(或灑布機噴油)、人工灑料方法進行養(yǎng)護,結果破壞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噴油不夠,用油量控制不平,造成泛油、推擁、松散等病害。
瀝青路面病害形式雖多種多樣,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和同一性,小的路面損傷置之不理將會形成更大的深度損壞,從而影響整條道路的運行以及行車安全。由上述幾種病害形成的過程及形態(tài)我們不難看出其成因不僅有內在因素(材料、結構、施工工藝),還有外在因素(荷載、自然氣候、水文地質),另外經常的市政作業(yè),例如掘路鋪管等工程也會直接破壞路面的整體強度,夯填不到位也是引發(fā)道路損壞的誘因之一。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與維修十分重要,及時對損壞路面進行修補處理才能保持道路整體性不被進一步破壞,才能提高道路的抗壓強度,增長道路使用壽命。以下分析幾種常見病害處理方式。
二、瀝青路面病害的防治
1、裂縫的處治
1)寬度小于3mm的裂縫:用路用修補膠在裂縫處涂一層,防止水的滲透。
2)寬度3mm-5mm的裂縫:用壓縮空氣吹凈塵土及輔助人工清理縫中雜物后,用流動性良好的熱瀝青或改良乳化瀝青,通過灌縫機依次緩慢向縫中灌注,直到飽滿為止,并撒料封口,冷補膠涂縫防水。另外,也可用開槽機沿裂縫開槽并做必要的技術處理后,人工將砂粒式或細粒式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充裂縫,搗實并用路用烙鐵封口,冷補膠涂縫防水。
3)寬度大于5mm以上的裂縫:沿裂縫兩側各寬5cm開槽,挖除上面層約10cm寬,厚2cm~6cm的面層,經除塵、清理槽中雜物及縫中灌滿稀釋瀝青后,在槽內噴撒改性瀝青或改良乳化瀝青粘層油,再用與原面層相同結構的瀝青混合料填充、搗緊、夯實,冷補膠涂縫防水。
2、坑槽的處治
1)局部面層坑槽處治
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修補病害范圍形狀要呈方形,并且四周線要與路面中心線平行或垂直;開挖病害面積要大于實際病害面積四周10cm~15cm以外;用鋸縫機沿確定開挖病害范圍的四周鋸縫,鑿除病害層,并進行清除槽底廢料及雜物、浮灰等技術處理后,在槽底及四周涂刷粘層瀝青;選擇與原路面結構相同或接近的瀝青混合料填筑,要求混合料溫度不得低于120℃ ,整體鋪筑,用較細的集料填邊,逐漸向中間推進,邊填料邊夯實,確保壓實度(高速公路、一級公路95%以上,其他公路90%以上)。
2)路面基層局部坑槽處治
用鋸縫機沿確定開挖病害范圍的四周鋸縫,鑿除病害路面,徹底挖除基層的病害層,清除槽底廢料,然后選擇與原路面基層結構相同或接近的混合料填筑,分層夯實,保證壓實度(高速公路、一級公路99%以上,其他公路95%以上)。若是由于水穩(wěn)性不好引起的,則要采取引水及防水技術措施處理,防止水害。
3、車轍的處治
1)對于連續(xù)長度不超過30m、轍槽深度小于8mm、行車有小擺動感覺的,可通過對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適當新料后壓實即可。
2)如果車道表面因車輛行駛推移面產生的車轍,應將出現車轍的面層切削或銑刨清除,重鋪瀝青面層,然后采用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SBS改性瀝青單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瀝青混合料來修補車轍。
3)當瀝青面層橫向推移時形成橫向波形車轍,如已經穩(wěn)定,可將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噴灑或涂刷粘結瀝青并填補瀝青混合料并找平、壓實。
4)如果由于基層強度不足、水穩(wěn)性能不好,使基層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車轍,應先處治基層,進行補強處理后再修復面層。對于其他輕微路表破損我們可以噴灑瀝青混凝土路面復原劑,使原路面表面層瀝青塑性得到改善,對空氣和水起到密封作用,從而可以避免脫皮、剝落,使路面結構緊密、縫隙封閉,增強柔韌和抗裂性能,避免地表水滲入,起到穩(wěn)定路況功能的作用。
三、結語
道路養(yǎng)護是我們共同研究的課題,瀝青路面質量好與壞,不僅是施工單位單一的質量控制,還涉及到設計水平、政府行為。因此,為了建好路,消除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堅決杜絕今年竣工明年返工的現象,從而降低瀝青路面的病害,推進我國公路建設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虎榮,何桂平,韓峰.不同粘度瀝青的發(fā)泡性能比較和機理分析[J].公路,2004(6):107―1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新青及瀝青混臺料實驗規(guī)程JTJ052―93.北京:人民變通出版社,2004.19~23
[3]霍開富.遼寧一區(qū)原油高等鞭道路瀝青的研制及其共混體系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遼寧石油化工大學.2001
關鍵詞:道路;瀝青;病害;防治
Abstract: city of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caused by many reasons, have the reasonable design, raw material use asphalt low quality, the road excessive use etc.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the asphalt pavement, take effective methods to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to provide quality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and ensure that people living and working in normal operation.
Keywords: road; Asphalt;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 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道路是城市運轉的動脈,連接著城鎮(zhèn)、鄉(xiāng)村等,供行人以及車輛通行,為居民的工作、生活、文化娛樂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而城市道路的路面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混合料路面、砂石路面等。由于瀝青路面維修方便、行車舒適、養(yǎng)護時間短、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目前正在被各個城市大量使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瀝青路面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筆者結合自身體會,談一談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病害以及防治措施。
瀝青路面呈現的主要病害
車轍
路面沿著行車帶出現橫向上的高度差,車輛痕跡兩邊稍突出,縱向凹槽時有出現,尤其在制動地帶比較嚴重。
裂縫
路面早起破壞時,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路面出現裂縫。裂縫包括幾種類型:龜裂、縱向裂縫以及橫向裂縫。龜裂即裂縫互相交織在一起,縫寬在1mm左右,縫距一般小于30cm;而縱向裂縫往往和行車道相互平行;橫向裂縫通常和道路的行車線相互垂直,縫寬以及長度參差不齊。
松散
路面有小塊混合料或者成片的集料,路面缺乏整體性與完整性,面層集料能力極大的降低,導致行車過程中塵土飛揚。路邊出現脫落以及破損等現象。
4. 井蓋周圍路面下陷,路面比較松散。檢查井附近路面常常出現裂縫等,看似同心圓。
二、造成瀝青路面病害的原因分析
第一,水作用損壞了路面。路面排水不夠暢通以及積水等問題,讓路面積水處出現剝落、松散等現象,這主要是由排水系統(tǒng)設置不夠合理引起的。
第二,路面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對瀝青路面混合材料的選擇、對瀝青面層結構的設計等不符合規(guī)范。瀝青面層應當既滿足車輛運行的需求,同時兼顧雨天滲水等問題,應當以粒徑小、空隙小的材料,瀝青砼也應當選用,從而從源頭上提高瀝青路面的對雨水的防滲性能。如果選用的是顆粒較大的材料,則應當在面層下面加設一層下封層,有效防止雨水進入。
第三,路面厚度設計不夠科學。對路面厚度進行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道路上的交通量,一般根據流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標準交通量以及非標準交通量兩種。根據車型、車流量等對路面的厚度進行預算與設計??紤]到很多車輛的實際載重會超過其額定值,如貨車經常出現超載現象,則在實際操作中,應當將厚度在已經計算的基礎上加厚一些,防止道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達到其使用壽命。
第四,油路補強段里面厚度不夠合理。為了節(jié)約成本,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老路的作用,常常要對舊路的結構層進行修補以及補強設計。在補強之前,應當對所在路段的行車情況,車流量等進行科學的評估,依據舊路強度彎沉指標,對其設立補強方案補強加強其厚度。由于很多設計單位并未對舊路進行客觀的評估而是直接給出大略的情況,導致很多舊路補強后的完成值超過應有的設計值,讓新路強度不夠。
第五,瀝青砼配合比不夠科學。按照規(guī)定,瀝青砼的設計等應當有配合比計算與設計階段、生產階段、驗證階段以及試拌試鋪階段,每個階段的工作環(huán)節(jié)都應當抓好,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給瀝青的質量造成負面影響。一些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節(jié)約時間,壓縮至兩個階段等,使施工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為日后瀝青路面的病害埋下了隱患。
城市瀝青路面病害的防范措施
合理設計路面機構
首先,加強路面的防水以及排水設計,必要時下部加設瀝青封層。
其次,選擇合理的瀝青面層厚度。瀝青面層厚度并非越厚越好,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半剛性瀝青路面中,主要承擔重量的是半剛性材料層,此時,瀝青面層無需加厚;而瀝青厚度過大也容易產生車痕等;瀝青面層常常出現裂縫也和瀝青面層過度使用后疲勞息息相關;從根本上提高瀝青質量,而不是單憑瀝青厚度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再次,選擇科學的基層以及底層結構。以優(yōu)質的材料將路基填好,一層層的逐一壓實,做到壓實度符合規(guī)定,防止路基沉陷,防止車轍等發(fā)生。
提高路基材料的性能
首先,提升集料的質量。想要讓路面對車轍的抵抗能力提高,則集料必須做到兩點。一是碎石應當外形接近立方體,表面粗糙,質地堅硬;二是大量使用人工砂,對圓形的天然砂盡量少用。對我國來說,生產出來的碎石多是針狀外形,立方體的較少,而人工砂(軋石廠篩余的下腳料)也缺少定向的供應。碎石的直徑、大小等也不一,篩選結果往往存在偏差,有些篩孔甚至高于兩倍。這些現象自然會降低混合料的級別,縮短路面的使用壽命。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保證集料質量。
其次,優(yōu)化瀝青和集料的粘結性。瀝青和集料之間遇水則脫落,其粘結性不是很好,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國內外道路建筑行業(yè)的廣泛關注與研究。國內外目前都在廣泛使用一些添加劑,從而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結性。如,以堿性礦料對酸性礦料的表面進行處理,進行化學作用后,使其活化,如石灰與水泥就是很好的例子。摻雜生石灰、消石灰粉等做法目前比較普遍并且成熟。這種方法施工簡單快捷,成本低廉,以這些來代替部分礦粉即可。這些抗剝落劑效果良好,耐用性強。
再次,使用纖維瀝青混凝土。為了提高瀝青的性能,可以在瀝青中添加一些纖維,從而使瀝青的抗疲勞性、抗剝落性、低溫抗裂性、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性、柔韌性、抗磨耗性、抗反射裂縫性等極大的提高。目前,工程中往往用聚酯纖維、玻璃纖維以及鋼纖維等。聚酯纖維以其成本低而被廣泛使用。
提高瀝青面層使用性能
首先,采用多碎石瀝青混凝土。調查顯示,SAC-16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比AC-25-I的兩倍還多。SAC的抗摩擦能力極強,表面構造深度合理,抗轍槽極強。由于施工中控制不當等,使SAC在滬寧某些路段出現了早期破損等現象,如泛油、松散等,而引起了人們的質疑,甚至有人因此否認了SAC的優(yōu)點,這對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缺失。
其次,使用SMA碎石混合材料。SMA具有較強的抗變能力,能夠承受高溫,而且密封性好,能夠有效抵制風化的侵蝕。其壽命比一般的瀝青要長30%左右,攤鋪和壓實性能優(yōu)越、的耐磨性能非凡、抗滑能力也十分出色。因此,在路面工程中既能夠用來做底面層,亦可用來鋪設表面層。在環(huán)道、十字路口等摩擦強度大的地方,適宜用抗老化能力以及抗摩擦能力強的SMA碎石混合材料。
再次,必要時引入新型的瀝青混凝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路面的交通壓力也日益增大。怎樣滿足人們對瀝青道路質量的要求呢?人們將目光轉向了新型瀝青混凝土材料。如法國開發(fā)的薄瀝青BBM,美國研制出了新骨架高粘合的CMHB,以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應用的多孔隙瀝青PA等。這些新型材料具有減少噪音、抗車轍、抗滑等優(yōu)勢,是當今社會瀝青混凝土發(fā)展的大勢所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型瀝青材料正在朝向粗骨架邁進,粗骨料相互嵌鎖以及接觸,以高含量的膠砂來填充骨料空隙,或者在底層加上粘層從而更好的防水等。
小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隨著城市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以及交通壓力都在不斷增大。為了滿足社會對瀝青道路的要求,就應當針對目前瀝青道路常見的病害,有針對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保證瀝青路面的性能,提高城市瀝青道路的使用壽命以及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進. 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成因簡析和防治措施[J]. 甘肅科技縱橫, 2008,(03) .
[2] 王璇. 淺談城市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與防治[J]. 科技信息, 2010,(25) .
[3] 袁亦欣. 道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防治對策[J]. 科技信息, 2009,(22) .
[4] 趙林芳. 淺談城市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06,(23) .